龙口市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发现,县级人代会一般都是两至三天,深层次问题无法在会上充分研究讨论,政府、计划、财政等报告基本上是会前怎样定的就怎样通过,会议讨论成了“马后炮”,导致了会议决定重大事项的虚化。市人大常委会经过研究,开始把功夫下在了会前。首先是日常及时汇集社情民意,依托连续多年开展的“双联双向沟通”活动,在全市构建起了近800名代表、8000多名选民参与的“民情绿色通道”。各级代表一级联系一级,每名代表至少联系10名以上选民,每月联系一次,每季度当面交流一次,及时沟通情况,汇集信息上报给每月的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保证了常委会在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民意。同时,采取主动姿态,在日常民情速递的基础上,提前将汇聚民意的民生事项融入全市“大盘子”。每年11月份,常委会各主任分片再搞一次集中联系代表活动,征集代表对下年市里工作安排的意见,将一些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梳理汇总形成《民情参阅》,报市委、转政府作工作参考,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列入下年度工作计划。这样,民意民愿提前进了各项经济、财政的全市“大盘子”。市人大常委会还强化会前预审报告,确保常委会主导意见能够充分体现。对人代会前市政府形成的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市人大常委会各主任牵头分片召集各级代表征求意见,重点审查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是否统筹兼顾、是否符合民意。在此基础上,再分头召集经济、农村、法律、教科文卫等领域各若干名代表,召开专题会议座谈研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后形成修改意见,转交市政府。这样,虽然人代会会议时间短,但代表们提前已经预审了报告,且相关意见和建议也已经被政府采纳并融入了报告,既符合法定程序,也保证了会议决定重大事项务实、不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