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新华社公布了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中央建议修改宪法二十一处,包括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第二款,将宪法中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中的后半句删去,以及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等内容。
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宪法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举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
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必然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然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
我们既要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又要与时俱进的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后,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实践中,高度重视宪法和法治建设。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这部宪法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要求,确立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定为国家的根本任务,就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一系列规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国家权力方面,宪法巩固和维护了国家权力,同时规范了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
政治方面,宪法确立和维护了国家的政治制度,也为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经济方面,宪法从根本上保护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也促进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法治方面,宪法既为法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法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瞻远瞩,总揽战略全局,把握发展大势,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奋斗,进行了新的伟大斗争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新局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历史,常常凝炼成一次次选择;选择,又常常开启一段段崭新历史。
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为的是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
新时代的历史印记必然要镌刻在宪法之上,这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之所在。
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期待。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宪法一直是最好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接下来,党中央的建议将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履行立法过程,我们期待着本次修宪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也相信,人民和历史将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做出最优选择。
同时也要看到,历史不断证明,宪法之所以能有效发挥作用,是因为全体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在宪法框架下行事。
宪法之所以神圣,在于其高度的不可侵犯性,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也只有这样,宪法法律才能得到人民的真诚信仰,而人民的真诚信仰,是宪法法律权威性的根本来源。
把宪法放在最高的位置去遵守更是一种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历史的关键时期有关键担当,历史的关键时期有关键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在党领导的宪法建设史中,必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成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活动准则,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基石。
(于学谦)